2025年9月13日,印度国防部收到一份价值2万亿卢比的军购提案。印度空军计划再次向法国采购阵风战斗机,数量高达114架。若交易达成,这将成为印度史上最大金额的国防采购案,引发广泛关注。
值得注意的是,在不久前与巴基斯坦的五七空战中,印度空军的阵风战机表现糟糕,成为被击落最多的机型之一。这款在实战中暴露缺陷的战机,如今却以更大规模重返采购清单,令人费解。
外界不禁质疑:这是印度军方不长教训,还是另有隐情?一边豪购阵风,一边宣称要研发国产五代机,究竟是为未来布局,还是对现实的无奈妥协?
事实上,印度空军对阵风的青睐由来已久。2016年,该国就曾采购36架阵风战机,这批战机现已部署在中巴边境。但在年初的边境冲突中,这些战机遭遇巴基斯坦歼-10CE的沉重打击,三架被击落,多架受损。
尽管如此,印度仍决定追加采购114架,并要求60%在本土生产。法国达索公司还需在印建立发动机工厂和维修中心。表面看这是推进印度制造,实则风险巨大。
展开剩余75%印度航空工业基础薄弱,国营的印度斯坦航空公司效率低下。光辉战机研发三十余年仍未稳定量产,连幻影-2000的维修都事故频发。缺乏熟练技工、先进工艺和管理体系是主要瓶颈。
法国也并未完全技术转让。印度希望获得战机源代码以整合国产设备,但法国仅愿提供非核心技术。这意味着印度只能组装外壳,核心仍受制于人。
从国际环境看,印度选择有限:美国F-35出售希望渺茫,俄制苏-57价格高昂且技术封锁。阵风成为唯一可得的非中俄系先进战机,可谓无奈之选。
现代空战已进入体系对抗时代。中国空军完成五代机体系整合,而印度仍依赖万国牌装备,缺乏统一标准。这正是五七空战惨败的主因——阵风在法军表现良好,但在印军手中因训练不足、协同混乱难以发挥战力。
更不利的是,印度采购的是功能缩水的出口版F3R,而非法军自用版F4.2。而巴基斯坦已开始列装中国歼-35隐身战机,配合预警机和先进导弹形成完整体系。未来若再交锋,阵风可能还未发现敌机就被击落。
印度寄予厚望的国产光辉战机因发动机依赖进口、航电不成熟而进展缓慢。阵风采购只是权宜之计,既不能突破技术瓶颈,也无法弥补体系缺陷,更像是政治作秀。
巴基斯坦将领甚至放言,上次6:0只是点到为止,下次要60:0。巴空军已形成以中国装备为核心的现代化体系,而印度仍在原地踏步,甚至重金采购败军之器。
现实困境在于:印度生产线2028年才能投产,此前只能依赖老旧的36架阵风。战机生产周期长、维护贵、备件依赖法国等问题将日益凸显。就像指望三年后的输血来救今天的失血。
技术转让方面,法国从未对外提供源代码,印度难以例外。没有源代码就无法整合国产系统,自主国防沦为空谈。这场军购恐将成为军事史上的反面教材——战败后反而加购败因装备。
看似军力升级,实则是战略迷失。待阵风全部交付时,恐怕新的空战格局早已形成。而巴基斯坦,正在为下一场完胜做准备。
(消息来源:凤凰卫视2025年9月13日报道)
发布于:天津市正好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